锂电负极材料市场广阔,杉杉、贝特瑞、璞泰来等企业纷纷扩增产能
- 发布时间:2019-12-30
- 发布者: 未知
- 来源: 网络
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已经从单一的人造石墨发展到了天然石墨、中间相碳微球、人造石墨为主,软碳/硬碳、无定形碳、钛酸锂、硅碳合金等多种负极材料共存的局面。
近期负极材料市场持稳运行,出货方面随着下游开工率的缓慢提升,情况有所好转。产品价格相对稳定,现国内负极材料价格低端产品主流报2.6-3.2万元/吨,中端产品主流报4.8-6.2万元/吨,高端产品主流报7-10万元/吨。
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快速攀升带动了动力锂电池市场持续高速增长。近日,有机构调研显示,2017年,我国锂电池市场达80.5GWh,同比增长27.0%,带动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产量同比增长23.7%,达14.6万吨。
据分析,2017年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产量保持稳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市场增长主要受动力电池市场增长拉动,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44.5%,达44.5GWh,动力型人造石墨成负极材料市场主要增长点。以上海杉杉、贝特瑞、江西紫宸为代表的企业出口保持增加,对日韩企业的出口量大幅增加。
未来三年,我国动力电池企业竞争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且动力电池对负极材料的需求量远大于3C数码电池,人造石墨的应用比例会越来越高。受广大应用前景吸引,2017年多家负极材料企业加大产能扩产,且有一批新进入企业进入。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认为未来三年,负极材料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低端重复产能将被淘汰,拥有核心技术和优势客户渠道的企业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市场集中度将有所提高。